民国广州的房价 2016-09-06 10:47 南方网 黄国声
广州小密坛 :: 您的第一个分类 :: 中央党校教材《群书治要》研习
第1页/共1页
民国广州的房价 2016-09-06 10:47 南方网 黄国声
民国广州的房价
2016-09-06 10:47 南方网 黄国声
字号减小字号增大
报载,广州河南南田路市民区天相保存有一份卖房契约,是1922年时他父亲将占地50多平方米的别墅式房子出售,成交价是180元(大洋)。房子的地址是南村南约新巷,价钱很便宜,但以此作为了解民国时期广州房价的范本,则不现实,因为南村是当时海珠区众多的乡村之一,远离市区,中隔珠江,卖这个低价不足为奇,也不能作为广州市区房价的参考。
城市的发展,商业的繁荣,无疑大大促进地价与房价的上涨。1927年曾任广东省长的广州人徐绍桢从上海归来,曾说上海地价极高,每亩达30万元,广州亦紧随其后云云。
以前,徐的父亲在广州小北路丹桂里有一所房子,里面有一口池塘,池的南边有楼,池之西边有阁,规模应该不小。房子于同治十二年(1873年)抵押给人,作价2400两白银,经过约50年后,即1920年,徐绍桢要赎回,对方索价1.2万元(大洋),可见房子涨价之大。〔注:民国币制很乱,元年铸中华民国银元(孙头),到了民国四年,又铸大洋(袁头)。广东则清末已铸毫银,与大洋同用,北伐后又多用毫银。以后又发行纸币,多种币制同时并用,很混乱〕。
到了上世纪30年代,辛亥革命元老林直勉用毕生积蓄1万元(毫银),在梅花村建造一所私人别墅,由林克明设计,面积不详,但邻近陈济棠公馆,相信不会太小。
有位收藏家珍藏了广州市旧部前街(在一德路)一商铺的历年买卖契约,该铺面积126平方米,第一次卖出是道光二十六年(1846年),价银400两;第二次卖出在同治八年(1869年),价银400两;第三次是光绪五年(1879年),价银450两(以上均为纹银)。第四次是民国十六年(1927年),这时铺屋已坍塌,只是卖地,却卖了1300元(毫银,1.2元毫银等于大洋1元)。可以看出,前三次该铺售价一直平穏,最后一次是因为已开辟了一德路,该铺前门本在旧部前,后门在一德路,但民国卖的时候因后变为前,面向马路,商业旺地本就价高,此时就更上涨了。
我们再拿1933年开建的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(在文德路,现为孙中山文献馆)的建设费用来看当时房价。该馆建设共投资31.3万元(毫银),建筑总面积5600平方米。照这样算来,该馆每平方米造价约为56元(毫银),但这图书馆是高规格建筑,红砖绿瓦顶,周围石栏杆,内部是木地板和柚木门窗间隔等,造价很高。如果建民房,起码要照这标准减半,那么一平方米造价顶多是28元(毫银)。不过市图书馆用的是公地,不必付钱,民房则要交地价。今天我们的土地是国有的,但那时土地却可以私有。如你要建房,自己又没有地,便要向政府买地。地属于你了,才可以在上面建房子。
那么,当时地价又是怎样的情况呢?广州市区的地价是因地段不同而异的,商业旺地及闹市中心地价最高,好的民居地段中等,偏远地区最低。1935年,广州市政府曾做过地价调查,得出的结果如下:
十三行路、十八甫路,每井地价2000元以上(以下币制均为毫银)。
永汉北路、惠爱路(今北京路北段,中山四路和中山五路),每井1400—1500元。
南关(北京路南段以西、泰康路,一德路、长堤),每井1100—1200元。
逢源路、多宝路,每井800--900元。
小北路一带,每井300—400元。
上西关一带(龙津路、西华路、光复北路),每井200—300元。
东关(东华路、越秀南路、东川路),每井300—400元。
河南(大基头、洪德路),每井500—600元。
市郊(梅花村、下塘、荔枝湾、基立村),每井100—200元(之前每井仅10—20元)。
当时广州对房屋面积习惯以“井”计算:一井地面积约等于11.11平方米。如果我们选取中等地段的逢源路、多宝路为标准,这一地段是广州最佳也是最贵的民居地段,每平方米地价为77元,若选取较低质地段的东关计算,则每平方米约32元,相差在一倍以上。于是,如要建一所80平方米的房子,前者的建造价为2240元,地价为6160元,合计8400元;后者(东关)则为建造价2240元,地价为2560元,合计4800元。如果加上发展商的30%利润,则两处房子售价分别为10920元和6240元。
上面所说的,似乎还不能说明广州的房价是高还是不高,我们来看看当时人们的收入和房价之比吧。
1935年广州市政府属下的局长月薪为400元,买套逢源路的房子,约需27个月薪水。局长下面的委任级官员,月薪约140元,则需78个月。文教界的工资属于中等水平,如广州市私立南海中学,校长月薪200元,买房要耗去55个月薪金,其高中专任教员月薪160元,则需68个月。工人也可以买房,例如针织业工人、大中型酒家女招待、商店掌柜等,月薪在50元上下,买房约需215个月的薪金。
可以看出,买房子最快的不过用了2年多一点,中等的需用4.5年至7.5年,最慢的亦不过18年。倘选择低一层次的小北路、东关等地段,房价可低一半以上,买房的速度亦可相应提高一倍多。
民国时期房价高不高,从上述数字便可看出端倪了。
(省档案馆编研部 摘编)
民国初年,一德路、石室一带的房子。
2016-09-06 10:47 南方网 黄国声
字号减小字号增大
报载,广州河南南田路市民区天相保存有一份卖房契约,是1922年时他父亲将占地50多平方米的别墅式房子出售,成交价是180元(大洋)。房子的地址是南村南约新巷,价钱很便宜,但以此作为了解民国时期广州房价的范本,则不现实,因为南村是当时海珠区众多的乡村之一,远离市区,中隔珠江,卖这个低价不足为奇,也不能作为广州市区房价的参考。
城市的发展,商业的繁荣,无疑大大促进地价与房价的上涨。1927年曾任广东省长的广州人徐绍桢从上海归来,曾说上海地价极高,每亩达30万元,广州亦紧随其后云云。
以前,徐的父亲在广州小北路丹桂里有一所房子,里面有一口池塘,池的南边有楼,池之西边有阁,规模应该不小。房子于同治十二年(1873年)抵押给人,作价2400两白银,经过约50年后,即1920年,徐绍桢要赎回,对方索价1.2万元(大洋),可见房子涨价之大。〔注:民国币制很乱,元年铸中华民国银元(孙头),到了民国四年,又铸大洋(袁头)。广东则清末已铸毫银,与大洋同用,北伐后又多用毫银。以后又发行纸币,多种币制同时并用,很混乱〕。
到了上世纪30年代,辛亥革命元老林直勉用毕生积蓄1万元(毫银),在梅花村建造一所私人别墅,由林克明设计,面积不详,但邻近陈济棠公馆,相信不会太小。
有位收藏家珍藏了广州市旧部前街(在一德路)一商铺的历年买卖契约,该铺面积126平方米,第一次卖出是道光二十六年(1846年),价银400两;第二次卖出在同治八年(1869年),价银400两;第三次是光绪五年(1879年),价银450两(以上均为纹银)。第四次是民国十六年(1927年),这时铺屋已坍塌,只是卖地,却卖了1300元(毫银,1.2元毫银等于大洋1元)。可以看出,前三次该铺售价一直平穏,最后一次是因为已开辟了一德路,该铺前门本在旧部前,后门在一德路,但民国卖的时候因后变为前,面向马路,商业旺地本就价高,此时就更上涨了。
我们再拿1933年开建的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(在文德路,现为孙中山文献馆)的建设费用来看当时房价。该馆建设共投资31.3万元(毫银),建筑总面积5600平方米。照这样算来,该馆每平方米造价约为56元(毫银),但这图书馆是高规格建筑,红砖绿瓦顶,周围石栏杆,内部是木地板和柚木门窗间隔等,造价很高。如果建民房,起码要照这标准减半,那么一平方米造价顶多是28元(毫银)。不过市图书馆用的是公地,不必付钱,民房则要交地价。今天我们的土地是国有的,但那时土地却可以私有。如你要建房,自己又没有地,便要向政府买地。地属于你了,才可以在上面建房子。
那么,当时地价又是怎样的情况呢?广州市区的地价是因地段不同而异的,商业旺地及闹市中心地价最高,好的民居地段中等,偏远地区最低。1935年,广州市政府曾做过地价调查,得出的结果如下:
十三行路、十八甫路,每井地价2000元以上(以下币制均为毫银)。
永汉北路、惠爱路(今北京路北段,中山四路和中山五路),每井1400—1500元。
南关(北京路南段以西、泰康路,一德路、长堤),每井1100—1200元。
逢源路、多宝路,每井800--900元。
小北路一带,每井300—400元。
上西关一带(龙津路、西华路、光复北路),每井200—300元。
东关(东华路、越秀南路、东川路),每井300—400元。
河南(大基头、洪德路),每井500—600元。
市郊(梅花村、下塘、荔枝湾、基立村),每井100—200元(之前每井仅10—20元)。
当时广州对房屋面积习惯以“井”计算:一井地面积约等于11.11平方米。如果我们选取中等地段的逢源路、多宝路为标准,这一地段是广州最佳也是最贵的民居地段,每平方米地价为77元,若选取较低质地段的东关计算,则每平方米约32元,相差在一倍以上。于是,如要建一所80平方米的房子,前者的建造价为2240元,地价为6160元,合计8400元;后者(东关)则为建造价2240元,地价为2560元,合计4800元。如果加上发展商的30%利润,则两处房子售价分别为10920元和6240元。
上面所说的,似乎还不能说明广州的房价是高还是不高,我们来看看当时人们的收入和房价之比吧。
1935年广州市政府属下的局长月薪为400元,买套逢源路的房子,约需27个月薪水。局长下面的委任级官员,月薪约140元,则需78个月。文教界的工资属于中等水平,如广州市私立南海中学,校长月薪200元,买房要耗去55个月薪金,其高中专任教员月薪160元,则需68个月。工人也可以买房,例如针织业工人、大中型酒家女招待、商店掌柜等,月薪在50元上下,买房约需215个月的薪金。
可以看出,买房子最快的不过用了2年多一点,中等的需用4.5年至7.5年,最慢的亦不过18年。倘选择低一层次的小北路、东关等地段,房价可低一半以上,买房的速度亦可相应提高一倍多。
民国时期房价高不高,从上述数字便可看出端倪了。
(省档案馆编研部 摘编)
民国初年,一德路、石室一带的房子。
广州小密坛 :: 您的第一个分类 :: 中央党校教材《群书治要》研习
第1页/共1页
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:
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