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州小密坛
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第四十八讲  如来般若智 平等无碍

向下

第四十八讲  如来般若智 平等无碍 Empty 第四十八讲  如来般若智 平等无碍

帖子 由 Admin 周五 四月 16, 2021 3:28 pm

第四十八讲  如来般若智 平等无碍
莲生活佛卢胜彦  讲授 汇整者:文╱莲花淑婷

2009.10.3 莲生活佛西雅图雷藏寺周六开示
敬礼了鸣和尚、萨迦证空上师、十六世大宝法王噶玛巴、吐登达尔吉上师!敬礼坛城三宝!敬礼今天的主尊阿弥陀如来!师母、主持上师莲耶上师,各位上师、教授师、法师、讲师、助教、堂主,各位同门,还有网络上的同门,大家中秋节吉祥!

《般若之智亦无大小,为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。迷心外见,修行觅佛;未悟自性,即是小根。若开悟顿教,不执外修,但于自心常起正见,烦恼尘劳常不能染,即是见性。》

今天我们还是继续讲《六祖禅经》。六祖说:「般若之智亦无大小,为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。迷心外见,修行觅佛;未悟自性,即是小根。若开悟顿教,不执外修,但于自心常起正见,烦恼尘劳常不能染,即是见性。」我再重新念一遍:「般若之智亦无大小,为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,迷心外见,修行觅佛;未悟自性,即是小根。若开悟顿教,不执外修,但于自心常起正见,烦恼尘劳常不能染,即是见性。」

这句话几个重点,一个是「外见」。外见就是说我们耳朵听到的,眼睛看到的,心不在自心里面,在外面奔走的,都可以称为外见。那么你认为佛是在外面,你向外去找佛,寻找,就是「觅佛」。有人学佛就一直在找佛,像我们今天看到很多佛像,就以为那个是佛,其实是土石胶漆、木头、石头、金银铜铁,是雕塑的,上漆的,你以为是佛,那就是你去找佛,这个也是属于外见。

这里面也提到了「自心」,禅宗以前有讲一句话就是说「即心即佛」,你观察自己的心就等于在观察佛一样。也有讲「非心非佛」,不是心也不是佛,心也不是佛。到底什么是佛呢?就是要你们参悟,这个参悟出来的就叫「正见」,正当的见解。确实你本身开悟见性,所以才叫做正见。那么从外面去看的,去找佛的,都是小根;从自心去观察的,你自己寻找到了开悟,这个正见,自心跟正见就是属于大根。

因为众生本身有小根器、大根器,所以才有大小之分的。其实开悟是没有大小之分,如来的智慧也是没有大小之分的。「常起正见」,你开悟了以后,在你心中经常有开悟的这几句话放在你心中,你以你开悟的正见,时时观察你自己,你的身、口、意是不是清净,这是很重要的。所以你开悟以后必须要常常观察你自己,以自己开悟的东西来印证你自己的身、口、意,这个叫做佛的心印。当如来智慧的心印在你的身体里面,你时时在观察你自己就是「常起正见」。

你常常观察自己就不会有贪、瞋、痴,那么身、口、意清净,你的迷妄的心不起来,这个时候你可以看见自己的佛性,这个就是六祖所讲,最主要的意义在这里。「烦恼尘劳,常不能染」,我们在这世间是有很多的烦恼,很多尘世间的这种劳苦,不能够污染你自己的佛性,你开悟的智慧的佛性不能够污染,这个时候你才能够见性,这是六祖所讲的主要的意义在这里。

刚刚莲丛法师讲,有一个上师跟他讲做护摩如何观想。莲丛法师就讲说,要观想红财神「出现」。喔!出烟。你要跟他讲红财神是象鼻财神,站立的,是红财神,那么出烟就可以了。

听你说在西雅图雷藏寺收获很多,而且当了主祈,母亲往生净土,那么我也替你高兴。(众鼓掌)很多事情我们会会错意,刚刚我也是听来的,也是错的,他讲「出烟」,我说「出影」,影是什么,是照相啊!影多张(广东话),就是照多一点,我听成影,可见这个听来也是错误的,经常是会错意。所以我们听来的不一定是正确的,甚至于看见的也不一定是正确的,很多都是不正确的,事实上你听的跟看见的不一样。那什么是正确呢?什么是正见呢?

像佛陀本身所讲的三藏十二部,哪一部才是正确的,哪一部才是正见,哪一部才是第一义的,大家都是在经典里面找。事实上佛在说法的时候,有些是属于般若之智,是佛的智慧,有些是方便说。所以佛本身有四种说法,一种是方便说;一种是为了做事情而说,为了做人而说;一种是为对治而说,对治你的贪、瞋、痴而说;最后一种才是「了义说」,可以讲是如来的智慧,是最后一种──第一义,你必须要从这些当中找出真正的第一义。

所有很多经典,那你一辈子也读不完,有的人单单看这个经典就要闭关好几年,才能够看得完。我们在家的弟子很多,哪里能够闭关好几年。所以真正能够读完这个三藏十二部的,也不多。那么读完了,能够真正抓住重点,去会意的,知道如来的智慧的真正的意义的更不多。而且说不定你这一篇读完,你下一篇就已经忘掉了,读完这一篇再读下一篇,前面那一篇也忘掉了;有读等于没有读。

《我不敢讲我自己是圣人,我只是有一颗心,这颗心是不会去毒害众生的心。》

刚刚莲耶上师也讲到「无毒心」,「无毒」、无害于世间。师尊常常讲一句话,师尊并不是什么好人,师尊本身也不是很好,也不是一个很纯的善人,很纯善,不是完全清清白白的,只是祂有一颗心,就是「无毒心」,(众鼓掌)祂不会去害人。我不敢讲我自己是圣人,很伟大的圣人,很神圣,了不起,超越所有人之上,不是这样子的。我只是有一颗心,这颗心是不会去毒害众生的心。(众鼓掌)

很多人都会错了佛教的意义。以为,什么是佛教?很简单啊,烧香拜佛啊!「烧香拜佛就是佛教」,那就错误了。也有认为佛教很简单,「做善事就是佛教」,这一个也是会错意。基督教也在做善事,天主教也在做善事,回教也在做善事,任何一个教都在教人家做善事啊!那么佛教既然做善事,那佛教就等于基督教、天主教、回教,任何一个宗教都是教人为善的。不同!因为佛本身有「般若之智」,这一点最重要,不要会错意。

有很多会错意的小故事。有一个人到杂志社:「你们这里有『炭』吗?」老板跟他讲:「这个杂货店才有,我们这里是书籍,有卖杂志有卖书,没有卖『炭』。」结果那位客人说:「明明我买过啊!」他就进去里面找,结果是《Time》杂志!这个就是老板会错了意,以为他要买煤炭的「炭」。

所以会错意是非常多的。例如,像台湾有清华大学,大陆也有清华大学。台湾的清华大学是在新竹,一个新生到了新竹以后,他自己本身开车去,到处找清华大学,始终找不到,结果迷路了。刚好他碰到一个教授,他就问那个教授:「请问我如何去清华大学?」教授想了很久,就跟他讲:「你认真地读书,好好地用功,好好地学,总有一天你会进清华大学。」这个就是会错意,都是会会错意的。

我们读经也是这样子,也会会错意的,我们学佛也会会错意的。佛教做善事没有错,佛教里面也包含做善事,绝对是对的;但是不只于做善事。所以我们哲学里面有讲,「白马是马,马非白马。」要知道,马并不是白马,马有很多种颜色,各种品种,所以白马他确实是马;但是马非白马。佛教是教人做善事,教人做善事并不是全部的佛教,要知道这些事情。

所以有时候会会错意,喔!佛教,教人做善事;佛教就是烧香拜佛;佛教就是老太婆信的宗教;佛教就是和尚念经啊!这个全部会错意。专门给人家诵经超度的,就是佛教,那差的真的是十万八千里。佛教指的是「般若之智」,如来的智慧。你要证得了如来的智慧,你自己成佛,你自性成佛,这个是佛教最重要的、主要的意义在这里。

所以六祖所说的,全部是了义的,而不是世俗的,很多假象的。刚刚我们讲了很多假象,像烧香拜佛啦!念经啦!「师父,我怎么样子学佛?」「去念经。」叫他去念经,念经也是假象啊!这个经是佛说的,是如来所说法,你要吸收那个经里面的意义啊!不是念经,念给祂听,所以这个是属于假象。

像有一个人从超市出来,手推车推着,用白色的布盖起来,他没有付钱就推出来了,里面的管理人员就出来,「你偷东西!」「我没有啊!」打开 一看,里面真的什么东西也没有。看错了!第二次他又推一部出来,又是一样的,那个人过来一看,「你又偷东西!」「没有啊!」打开一看,果然里面没有东西,又让他推走了。过了不久他又推一部出来,这个管理员在想,这个人老是把车子推出去干什么,终于他明白了,原来他专门偷手推车,他把超市的手推车全部偷走。那么他是弄这个假象给你看,其实他主要的目的是偷手推车,他把超市的手推车全部推走。所以有几个假象是会让你完全迷失这个方向的。

佛教的东西真的是很完美,佛本身所教导的是很完美,祂教你做善事,做一个善人,要对治贪、瞋、痴,有对治的方法,最后还教你如来的智慧,是完全的,是圆满的。六祖所讲的般若之智,是圆满的;师尊教大家开悟是圆满,不能够有偏执。像我们老师在讲课,他讲说猪是圆满的,「猪为什么是圆满的?」 因为猪肉可以吃,尤其是中国人,把猪肝也吃了,猪肚也吃,反正没有不能吃的,连猪骨头都可以炖汤,连猪脚也吃,猪耳朵也吃,猪鼻子也吃,全部都吃了,这猪是圆满的。猪皮呢?还可以做皮革皮鞋。中国人是什么都吃的。当然西方人不一定吃什么猪肝。猪肚,可能不吃。

老师问小强:「猪既然那么圆满,还可以做什么?」小强回答:「猪还可以骂人。」台湾有流行一句话是骂人的,说你是「甘乃迪」(台语,意即「好像猪」)。猪是可以拿来当骂人的。我以前讲了一个笑话,有一个人被骂像猪,他讲说「才怪」,就表示他不是。到最后他就郑重声明,他像师尊坐在法座上面 就跟大家声明:「我绝对不是猪才怪」,他到最后被人家取一个外号叫「猪才怪」,因为人家骂他像猪,他就讲「才怪、猪才怪。」大家都叫他「猪才怪」。猪是可以用来骂人的。

像佛教本身是一个很圆满的宗教,祂不偏执,不偏就是圆满,就是说祂的智慧非常圆满、完整的、不偏执的。莲耶上师讲的,像「月亮代表我的心」,这个师母也会唱。如果有一个人在他女朋友的窗前弹吉他,「月亮代表我的心」,结果那个女朋友抛了很多花给他,他的朋友就恭喜他,「女朋友把花抛给你,非常好。」弹吉他的人就回答:「好是好啦!她把那个花盆也抛下来,这就不太好了。」莲耶上师以前一定是经常去弹吉他,女朋友把花盆也抛下来了。(师尊笑)

莲耶上师有提到相应的事情。什么叫做相应?其实,跟大家讲,相应本来是二,就是有一个佛,你的本尊,密教就是一种方便的修行,所有的法都是方便的,你本来是一,我是一,佛在另外一方就是二,就有两个了,把佛召请来住在你的心中,你变成佛,就是一,这个「一」就叫做相应。「二」就是有分别。 我坐在这里,佛坐在那里,那个就是没有相应。今天师尊坐在这里,佛也在这里,就叫做相应。(众鼓掌)

什么叫做相应?你跟祂一起睡,跟祂一起起床,你的心就是佛的心,你的意念就是佛的意念,你说话就是佛在说话,你一举一动就是佛在动,这个就叫做相应。所以很多同门问,如何是相应?就是你就是祂,祂就是你,就叫做相应。一举一动都是本尊,本尊从来没有离开你。所以,一个人能够随时跟本尊在一起,一起睡,一起起床,做同样的梦,说同样的话,这个就是相应。

《一法相应,法法相应。因为如来的智慧,般若之智、是平等心、是无碍心。平等心,无碍心,不是不对等的,是对等的。》

所以,我们常常在密教里面修相应法,法是方便,把二变成一就叫做相应。《月灯三昧经》里面讲,一法相应,一切都会相应;所有的法,法法都相应。这是佛陀讲的喔!为什么呢?因为佛是平等的。你跟一尊佛相应了,所有的佛全部跟你相应。所以你不要学多佛,不要学得太多。像师尊说法,我们密教的法有那么多尊,到底要修哪一尊?跟你最有缘的那一尊你去修,你跟祂相应了,从此以后你要修哪一尊都很快地相应。一法相应,法法相应。因为如来的智慧,般若之智、是平等心、是无碍心。平等心,无碍心,不是不对等的,是对等的。

所以密教有一句话是讲,你就是佛。为什么呢?在理上来讲,没有错,你就是佛;但是在人间,每一个人身上,因为根器不同,你不一定相信你就是佛,你要修持到相应以后,你才知道你就是佛。人跟人是不对等的,但是在佛来讲是平等心。像有一个父亲对小强讲:「你要把你吃的糖分一点给你弟弟。」小强说:「为什么呢?」父亲就讲:「那个母鸟吃到小虫的时候,牠就会飞回牠的巢,然后用这个虫去喂牠的小孩,而且平等的。」好像抓了三只虫给三只小鸟吃,是平等的,牠抓了几只虫回来,用口含给自己的小孩吃,是平等的。小强就说:「这样子我也会!我抓到虫的时候我也会给弟弟吃!」这个就是会错意,也是不对等的。

众生就是这个样子,众生没有平等心,师尊是有平等心的,师尊在问事的时候,有很多同门进来,身上自然散发一种香息出来,师尊就深呼吸几口;再有一个人进来,对着你讲话,师尊就闭着呼吸,因为他靠得你很近讲话,口中的味道是师尊最怕的,这个我就赶快闭着呼吸。但是师尊也以平等心对他,因为我是闭着呼吸,不敢多说话,我就点头,可以可以,已经加持了。

要平等对待众生,真的是很难。有些是病得很重,你知道病得很重的人,身体的味道是什么样子。有些人是很健康的,他身体还散发香息出来。人都有别的,一种米养百种人,人人的脸孔都不同,有的长得很清秀,有的长得是很丑陋,但是要对所有的众生都产生平等心,这个就是在讲佛法的圆满。

师尊对所有的人统统都要一样,不能说看到你长得丑就说:「问事情只给你两秒钟。」长得很漂亮的进来,我跟她多谈一点,谈个几分钟,不可以的。像莲宁上师他就绝对非常标准,讲得多一点都会被他赶出去。然后每一个人问事情只能够问一条。那师尊是有平等心的,他问完一条以后,从口袋又摸出一条, 莲宁在那里看到:「只能问一条,你问三条。」我说:「没关系啦!」有时候是这样子啦!方便,给人方便啦!给自己方便,没关系啦!但是,问太多太超过了,也实在是不好。因为你问的事情太多了,你从祖父、祖母问到你的孙子,那是太超过了,太超过的话会占用到别人的时间。我们是尽量在时间范围之内,以平等心来处 理所有的事情。

我们是无碍的,不会嫌,师尊绝对不嫌弟子;只有弟子会嫌师尊。师尊从来不背弃弟子,(众鼓掌)这是平等心,无碍心。我不能讲说这些问事的烦死了。问事的人他们当然有他们的痛苦,我们就是要以方便的方法解决他们的痛苦。人家因为有痛苦才来问你,他有烦恼才会来问你,你要解决人家的烦恼,解决人家的苦,这是四无量心。

明明知道「世间本无事」,这世间本来没有什么事,但是世间的人就是有事,有烦恼的事。我们还是要平等无碍地去跟众生解决这些烦恼的事,无论如何,我们就是尽我们的力量,尽我们的平等心跟无碍心,去解决众生的痛苦。(众鼓掌)我不能讲:「问事烦死了,不问了。」不能这样子讲。就像有一个家庭 来了客人,那个客人坐到吃饭时间都不走,没有办法,就请他吃饭了,多准备几样菜。爸爸在厨房里,客人不在的时候,母亲在炒菜,爸爸就讲:「这个客人真的是烦死了!吃饭的时间也不走!这时候只好请他吃饭。」他们坐下来,坐在餐桌前面准备要吃饭,他们还是基督教的家庭,餐前祷告完了以后,爸爸对着他六岁的儿子讲:「你今天没有祷告,你要祷告啊!」他儿子讲说:「我要祷告什么?」他说:「照爸爸讲的话祷告就好了。」他儿子就讲:「上帝啊!这些客人烦死了,吃饭时间到了还不走。」六岁的小孩子知道什么是可以讲,什么是不可以讲吗?

小孩子是有平等无碍的心,大人有时候就不一定了。对不对!大人都是有秘密的,小孩子没有秘密的,人生就是这样子啦!我们在这世间所看到的所有一切现象都是这样子的。师尊是学佛的,有般若之智的,有般若之智的人他必须要有平等心、无碍心、没有障碍的心,有无毒心,不会去害人的心,你既然是这样子,常常以正见观照自己,一切烦恼尘劳就不会污染你自己,因为你尽心力而做,光明正大、平等无碍、无毒,这已经可以看到自己的佛性。就是因为你平等无碍、无毒、清白,你就看到自己的佛性,否则你的佛性都是障碍,被烦恼尘劳障碍到了。

那么般若之智是圆满的,我们要寻求自性的开悟。六祖讲「自性的开悟」非常的重要,如来的智慧非常的重要,这要大家好好地去体会,为什么这个般若之智是圆满的、是平等的、是无碍的、是相应的、是无毒的。嗡嘛呢呗咪吽。

文╱莲花淑婷恭录

Admin
Admin

帖子数 : 28592
注册日期 : 20-03-27

https://xiaomitan.666forum.com

返回页首 向下

返回页首


 
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:
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